您现在的位置: 方向标英语网 >> 行业英语 >> 奥运英语 >> 文章正文
英语搜索:
 
 最新英语            more>>
 推荐英语            more>>
 热门英语            more>>

“奥运菜单”与“中国味”

作者:stephen    文章来源:方向标教育网www.59edu.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5 【我来说两句

“奥运菜单”与“中国味”

 奥运会临近,北京各家酒楼推出双语菜单,以日前出台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标准,豆汁叫“Douzhir”,饺子的译法被匡正为“Jiaozi”,而不是用在国外被广泛认可的“Dumpling”。“四喜丸子”还是被翻译成“FourHappi-nessMeatballs”(四个欢喜的肉团)。(8月4日《广州日报》)

  此次出台的英文菜单,无疑缺了不少洋味,而更多体现出中国元素。或许有人会说,奥运会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东道主当然应该更多考虑外国朋友的习惯,给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客人们宾至如归的感受。在这方面,更多地遵循国际惯例,使用被国外广泛认同的英文译法,才更方便交流,更容易减少误解,为什么奥运菜单却反其道而行之,偏爱中国拼音呢?

  不可否认,作为奥运会的东道主,我们只是这一盛会的主办者,如何让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能无障碍地享受一场盛会,是对东道主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不过,在笔者看来,奥运菜单上更多体现中国元素,菜名上更多采用中文菜名的拼音译法,其实非但不会造成太多交流的障碍,和一些生硬奇怪的英文意译相比,是一种更明智、更恰当的选择。

  为了方便世界各地宾朋参加奥运会,中国已经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努力。然而,对于奥运会而言,虽然前台“演出”是世界性的,但具体到这个“舞台”如何建设,“帷幕”怎样设计,以及演员们饮食起居的安排,都需要体现出中国独有的文化韵味。所以说,奥运会其实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文化交流盛会,而东道主的文化则必将成为这场文化盛会中备受关注的主角。

  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宾客每天要吃一日三餐,奥运餐饮当然也就是世界宾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然而,就好比唐诗宋词假如用英文意译将顿失美感一样,有着多年文化传承和美好寓意的中国传统菜名,用英文意译却极有可能显得不伦不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奥运菜肴更多使用符合中国文化习惯的拼音译法,要比迎合英文的意译更得体和恰当,也能让外国宾客了解和感受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

  对于奥运会而言,东道主的运动员可以不是主角,东道国的金牌数也可以不必最多,但东道国的文化却必将成为赛场之外世界宾客们关注的主角。就像雅典奥运会引发希腊文化热一样,北京奥运会的参与者也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英文指引,有会说英文的、会说阿拉伯语的志愿者固然会受到奥运宾客的欢迎。但学两句中文,知道几道地道中国菜的称呼,奥运宾客们恐怕非但不会拒绝,反而会颇有兴致,既然如此,奥运菜单上多些“中国味”,还真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多赢之举。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英语图片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