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社会支持中获取强大心理力量
对创伤受害者来说,强大的社会力量会给他们带来最有效的心理支持。几乎所有关于创伤恢复的研究报告都得出同样的结论:社会支持在创伤受害者的恢复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方新说,当地震灾难突然发生时,老师如果能立刻对学生进行保护,或者在灾难发生后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安抚,都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有利于日后创伤的恢复。相反,如果像1994年克拉玛依火灾时那样,一些领导和老师置学生生死于不顾,则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被抛弃,进而加大日后心理康复的难度。
随着救援的不断深入,大批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武警战士、政府官员等已经奔赴四川省的十余个县市,但由于交通和天气原因,震中地区迟迟未与外界取得联 系。这也是让方新觉得最担心的:“联系不上,得不到外界支援,就会让困在那里的灾民产生一种被抛弃感。但反过来,如果事后他们得知救援人员是连夜步行甚至是用手扒开石头去救他们,他们同样可以感觉到这种巨大的社会支持。”
“需要强调的是,在灾区采取各种应急救助措施的同时,心理辅导也应被立即纳入救助范围当中。”方新说,很多人现在还认为,心理问题可以日后慢慢解决,这是不恰当的。
“心理干预工作者应出现在灾难第一现场。”两年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常务副主任马弘就曾旗帜鲜明地这样表态。这位参与过国内多次灾难现场心理救援工作的专家,对此感触颇深。
“无论是当地受灾民众,还是参与救助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武警战士、政府官员等,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人都同样在经受着灾难带来的强烈刺激,他们同样会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无助等负性情绪。所有人都应得到及时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疏导。”方新说,5月13日,她所在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委会已经向相关部门递交了申请,正在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鼓励孩子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
5月13日晚间,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让不少人热泪盈眶——
在雨中,温家宝总理一直弯腰察看救援情况。他大声告诉孩子,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对那些处于惊恐之中的孩子来说,再没有比这更温情更有力的安抚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看到身边有人极度悲伤,想去安慰,却不知该怎么说、怎么做——说少了,起不到什么效果;说多了,就像揭人家伤疤,又怕好容易平复的情绪再被刺激到。这个时候,面对正身陷危难之中或者刚刚得救还惊魂未定的孩子们,老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