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七 伪造、假冒公文行骗
在各高校录取工作开始后,骗子冒充招办工作人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伪造几可乱真的录取函,上面盖有“公章”,并有“录取编号”,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等到学生入校后发现上当时,骗子早已逃之夭夭。
专家破解:
高校除学费、住宿费及相关学习费用外,不会收取其他费用,家长对于交钱录取等骗局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轻信。
骗局八 打着自主招生幌子
一些骗子以“自主招生”为幌子骗取考生、家长信任。
专家破解:
高校自主招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学校测试合格后还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要求。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不是花钱所能买到的。
高招诈骗案例回放
案例一 伪造大学通知书
2005年高考结束后,来自湖南各地68名应届毕业生落榜了,一则广告让他们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湖南一家公司与沈阳某大学联合办学,招收定向委培生……”该公司一名姓周的经理还肯定地对咨询学生说,“只要你想上大学,分数低我们也能帮你!”
在每人平均交纳了4.2万元“学费”后,这些湖南学生拿到了“沈阳某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年9月,这些学生陆续赶到沈阳,却被校方告知,“通知书是假的!”
沈阳某大学发现这些湖南学生拿的是假录取通知书后,立即报警。警方发现,姓周的经理是该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与学校签订了一份“人才培训协议书”,他用此协议书做诱惑宣传,在湖南等地招揽2005年高考未达到分数线的学生,制作假的录取通知书,获得非法收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