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方向标英语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文章正文
英语搜索:
 
 最新英语            more>>
 推荐英语            more>>
 热门英语            more>>

英语成为求职就业的最大瓶颈

作者:stephen    文章来源:方向标英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3 【我来说两句

 

 令胡晓没有想到的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专业能力优秀,但是语言能力不够的中国学生已经引起了麦肯锡的重视,麦肯锡在报告中指出的数据是:中国每年新培养出约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在中国160万名年轻工程师中,只有约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中国目前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

  麦肯锡还毫不留情地拿邻国印度来和中国学生对比,在他们看来,英语熟练的印度学生明显更加具有竞争力。

  中国发展受限于英语?

  如果英语能力仅仅是一个学生就业的问题,这份报告也许还不会引起这么大关注。

  麦肯锡从两国学生英语能力的比较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印度掌握英语的程度更高,这一点将使印度比其竞争对手中国在实现技术雄心上更胜一筹。言下之意,因为人才优势,印度将获得对中国的产业优势。

  一个已经得到多方关注的例子是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目前印度已经成为最大的软件外包中心,原因就在于印度技术人员比起欧美的技术人员工资低廉,比起中国的技术人员又具有语言优势。“软件外包其实门槛不高,只要有人就可以了。”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不过现在中国很多新兴软件外包企业发展不好,确实和与国外同行交流不畅有关,中国技术人员工作能力没有问题,工资也不高,但是软件不像纺织品,不管说什么语言造出来的全世界都可以穿。”

  一位外资金融机构的人事高管也证实,“现在我们招聘应届生的时候经常是业务强的英语不好,英语好的不懂业务,这很让人为难,因为金融是一个全球性的业务,必须要求熟练掌握英语,但是这个行业又非常专业,我们不能招一群英语专业的人来吧。”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尽量考虑一些专业背景的“海龟”,“但有时候发现,有些人在英国呆了两年都还说不流利英语,真是莫名其妙,这种人肯定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我们怎么可能录取呢。”

  如果麦肯锡的报告结论属实,那么中国将有可能因为人才问题而无法发展最新的产业以及应对迅速扩张的外资,中国和印度多年来的“龙象之争”,竟然会输在英语教育上。

  看到这样的报道、这样的争论、这样的现实,我不禁对EPTIP这份事业更加充满信心,更加觉得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有意义!中国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学生,英语和汉语相比起来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种语言。中国学生怎么可能学不好?无非是需要科学的教学体系、有效的教学方法、完善的评估法则而已。希望能尽一切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受益!

 

上一页  [1] [2]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英语图片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