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方向标英语网 >> 学校英语 >> 高中英语 >> 文章正文
英语搜索:
 
 最新英语            more>>
 推荐英语            more>>
 热门英语            more>>

两会委员呼吁改革高考英语

作者:stephen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11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质疑全民学英语的声音从未停息。今年1月,上海六所知名高校组织自主招生有4所学校不考语文而考英语更是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对外交往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必要的。但是,目前中小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外语教学,尤其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英语被过度抬高。

    全民疯狂学英语 母语反而成其次

    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英语热已经从学校蔓延到社会,使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母语的学习。

    “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现如今全民学英语之风刮得正劲,大街小巷的英语补习班、培训学校琳琅满目。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有的甚至一生下来就被灌输英语,而对我们的母语学习则弃之不顾,这不能不说是可悲。”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政协主席洪梅香说。

    而今,学习英语人群之广,对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之高,都已经到了令人诧异的程度。几乎凡考必考英语,升学考英语、就业考英语、晋职称考英语、职称考英语、文凭考英语……学习英语似乎成了一种人才价值评判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说,学习英语浪费了学生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削弱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为了高考,高中生有几个不是将大半时间花在了背单词、做习题上?为了出国、考研、找工作,大学生又有几人不是天天捧着教材在读?为了评职称、提职务、出成果,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挤出本已不多的时间上辅导班、埋头苦学?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过度学习英语已经影响了人们对母语的学习。与汉语在国外受到热捧相比,国人的汉语水平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母语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待遇,在很多地方都“不得不”让位于英语。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曾说:“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非常不正常。长此以往,母语水平的下降,不但意味着整个公民的素质下降,对母语的不重视,还必然会影响到对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情感。”

    高考英语“一刀切” 诸多弊端日益凸显

    洪梅香说,多年以来,在我国的高考中,英语是必考科目。也就是说,无论文史、理工、艺术、体育等考生都必须过英语这一关。这种“一刀切”制度,越来越显示出诸多弊端甚至是危害。

    洪梅香说,高考英语实行“一刀切”最大弊端是影响了大批有其他专长人才脱颖而出。“直言不讳地讲,我国绝大多数的学生很少有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只是靠‘死记硬背’书本来学习,应用能力差。”洪梅香说,所谓“术业有专攻”,英语的难学和高考“一刀切”的制度,无疑把很多在其他学科有专长和天赋的考生要么挡在了大学门外,要么使其失去了进入更好大学的机会,也让社会失去了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还有代表委员说,英语“一刀切”导致学得多,用得少。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大学原副校长张承芬说,一是学英语的人数多,实际使用英语的人数少;二是就某一人而言,学了很多英语,使用英语的机会少。本来学习是为了应用,但现实恰恰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哑巴英语”大有人在。

    另外,代表委员分析认为,高考英语“一刀切”的弊端之三在于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农村的英语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普遍比城市差,几乎没有英语交流的环境,加之城市的很多考生还参加各类课外英语培训,所以农村考生只有在其他科目上考得更高的分数,才可能与城市考生在考场争取平等的机会。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英语图片文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