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焦点 2、英语是不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兴国利器?
正方观点:学习英语,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田岷(演员):全球正在一体化,中国进入国际社会,这种趋势是势不可挡。我觉得你多一门英语,只能让你多一扇打开世界的窗口,像多了一条腿一样。推广我们中国的文化或历史,不是一两个人,多几个李小龙这样的人不好吗?
反方观点:走向国际化,未必要学习英语
刘天义:中国走向国际化就一定要学英语吗?学英语走向国际化,那也不是中国走向国际化,是英语走向国际化。在给英语走向国际化得过程中,中文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弱化。中文这个文化载体消弱,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要么成为一个小圈子的文化,要么中国文化要么消失掉。难道我们要像菲律宾人和印度人那样后悔吗?
争辩焦点 3、取消英语学习的建议,是民族自信的体现吗?
正方观点:我们应该自信的让孔子学院遍布世界
王强:英语的强势,是因为这个船坚炮利带来的。现在我们中国发展了,也应该发扬发扬自己的文化。所以现在需要我们打造,需要我们让全体的14亿人,侧重国语的学习,让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
反方观点:极端的自信就是极端的自卑
田岷:我觉得那个极端的自信就是极端的自卑,一个宽容的国家是不应该拒绝其他文化的,而且我们确实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你应该认清自己目前的状况。所以全球一体化,我们必须得学习英语。
倪萍: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个外国人到中国的乡下旅游,住在当地一农户家里。早上起来,外国人看见院子里有只猫,就上去逗猫。这时候,这户人家60岁老太太出来了,就说:“鼓捣猫呢?”老外一听,老太太是在问好呢,这英语说得可真地道。于是回了一句“Good morning!”到了中午,老太太又看见这老外用刷子刷衣服的灰尘,就说:“鼓捣衣服呢?”老外一听,真客气啊,又问好。赶紧回答一句“Good evening!”到了晚上,老外冲了一杯牛奶,准备喝完睡觉,正巧被窗外路过的老太太看见了,问了句:“鼓捣奶呢?”老外赶紧回答 “Good night!”说完,这老外心里不由暗暗佩服,中国人这英语真是普及啊,连乡下老太太都能熟练使用。
在中国,英语是不是已经普及到了连乡下随便一个老太太都会使用的程度了?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然而依照目前全民学英语的趋势,却难免让人不想象:将来也许真有这么一天呢。
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发展到那一天,大家都能说英语了,那么谁来说中文?很多家长支持孩子学习英语,他们的初衷不过是希望孩子能熟练掌握一门工具,为以后的人生加一道保险。但是作为学者和管理部门,却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考虑英语学习的问题。目前的英语学习热我觉得是有点不正常的。不说那些英语教材出版商的利益,不说那些日益庞大的英语教师群体,单说说个别培训机构,专搞英语培训,就能搞成上市公司,可想而知,全民英语热的背后,有多少和金钱有关的利益链条在推波助澜。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更理智一点的对待英语学习的问题,让孩子们有自由选择是否学习英语的权利。 上一页 [1] [2]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