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案辅导一定要建立师生的信赖关系,教师必须真心关爱孩子。教师与孩子情意沟通中,语词只占百分之七,语调和语气占百分之三十八,表情和态度占百分之五十五。教师只有在真心关怀孩子,了解他的创伤和困难,坚定协助意愿时才能传递爱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注意:
- 自己要学习热爱生命和生活。
- 懂得处理自己和积极性情绪,保持平稳开朗的心情。
- 实现自己做为一位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
教师有了这个基本的期许和条件,就能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传递生命力和温暖,滋润大地震过后受灾的孩子,教师与孩子谈话时要注意:
- 适时自然的情境,给孩子信心和安全感。
- 聆听、接纳、同情、支持、了解孩子的困境。
- 引导孩子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作成行动计划。
- 就辅导的情形作适当的评估,修正以达成辅导目标。
教师要多听,多开启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例如「震灾之后,你住在阿姨家,你想怎样才能配合他们的生活步调呢?」由学生来思考,老师协助作整理,形成行动方案。 此外,教师要把握社会资源,为受灾的儿童申请救助或补助。对于过度惊吓,有较深的身心创伤者,应协助其就医。教师要与受灾的儿童建立信赖,让他觉得教师是他稳定和安全感来源。
防震教育 其五是妥善安排《防震教育》,地震随时可能来袭,各校都应办理防震的教育和演习。如果大地震受创的孩子,压力未得到纾解,在防震演练时,会造成严重情绪反应。我小时候,学校经常办理防空演习,许多受过二次大战空袭惊吓的孩子,会慌张失措,嚎啕大哭起来,甚至产生歇斯底里的症状。 大地震后,学校作防震演习要尽可能先做情绪纾解。演习时,如有孩子因而惊吓,回过头来,要做情绪纾解与辅导。 学校不能因为孩子有惊吓的反应而不作防震演习,但要有一套正确的做法。 防震教育的实施,应属于父母及家庭。父母在地震时惊慌抱着孩子,张惶失措的表情,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惧怕。父母亲和教师,在地震时要控制情绪,这与如何避免防震一样重要。 我在不同地区抽样访问,发现这次大地震对儿童的心创很大,甚至青少年亦同。在听他们谈话中,发现孩子们都会隐瞒自己的心创和情绪。他们说:「大人比我们紧张,我并不紧张。」我请他们选出「谁是你家最害怕的人?」他们选出来的多是父母亲。他们认为父母亲紧张和惧怕的原因是:
- 张惶失措,大声呼喊他们。
- 妈妈冲过来抱紧我,他吓得发抖。
- 爸爸自己害怕,却像雷声一样骂我们「你还睡!」
- 我很担心妈妈会那么害怕。
另一方面,和这些孩子的父母交谈,却发现孩子们在大地震中,受到的惊吓非常强烈。归纳他们所说的:
- 念国小一年级的小英吓得呕吐了,紧张得脸发白,(但我跟这群孩子交谈时,小英却表现得泰然自若,说她没有什么害怕。)
- 念国小六年级的小明笑了,他发抖抱紧我!
- 念国中三年级的小美吓得大叫,转过来抱住我,哭了。
- 有些孩子从大地震那夜开始,晚上一直拉着父母,走到那里跟到那里。
总之,这场大地震,已惊醒我们对防震教育的重新检讨和重视,希望教育部能编辑「防震手册」,而且要包括心理准备和情绪调解的部分。 从观察中发现,大地震过后对儿童的心理辅导较为重要,于是写了两篇文章,一篇针对父母,一篇针对学校,陈述最简要的辅导方法,这些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国中和高中学生,只要稍作调整即可使用。希望它能给学校教师带来帮助,增进辅导孩子的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已有很多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参与讨论】【对英语不懂,点击提问】【英语论坛】【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