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与环境
1.對美國高等教育環境應有的認識
想要了解美國的教育制度,一點都不難,只要以我國的教育制度做為基本架構,再比較美國的教育制度,就會發現兩者「似曾相識」,因為我國幾乎是以美國的教育制度為基本,但因為客觀因素的不同,仔細比較之後,就會發現兩者還是有差異。
最大的不同是美國的教育在同一個學習階段幾乎都可以互通,提供青年學子多元的選擇與嘗試的機會,第二個不同是讓學生在不斷的肯定與否定中決定「自己」要唸什麼。而我國的教育制度在同一個學習階段的互通性小,就像高職轉換到高中,第三個不同就是我們的學生們常常還沒自己作決定,往往就依從「老師之言、父母之望、社會之趨」就認定科系或職業,一旦發現「實」與願違,想要不費時、費力就是很難的。最近幾年,有將近一半的美國大學「新鮮人」是在體會到讀書的需要或是有了足夠的學費才進入大學,所以同年級的學生常有年齡懸殊的情形,這在臺灣較少見。
簡而言之,美國是一個教育機會廣泛且多樣性的國家,十二的國民義務教育(即基礎教育)之前是托兒所和幼稚園。義務教育包括六年的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和六年的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在完成十二年的義務教育後如果想繼續升學,那就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學習,那就是「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令人羨慕的是,美國的中學生如想唸大學,大概都有一所大學可以唸,只不過進入大學之後,大約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畢業。 2.美國高等教育階段的類型:
(1)兩年制大學(community and junior colleges)
美國的高中生畢業之後,除了選擇四年制大學 ,也可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學習興趣等,選擇學費較便宜、課程較職業導向及離家較近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或兩年制學院( Two-Year College)。學生畢業後可獲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如想繼續求學,可以轉學進入四年制大學繼續後兩年的大學課程。
美國社區大學的特色﹐除了它是採二年制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結合當地的政府﹑工商業及社區團體結合在一起﹐提供民眾受教育的機會。社區大學所提供的課程可分為四類﹐分別是轉學課程﹑職業課程﹑補救課程和進修或終生學習課程。
轉學課程﹕以銜接四年制大學的科目為主---所修的學分,多半可被四年制大學 認可,因此在轉入四年制大學時,可以抵免修課學分。在美國﹐將近25%的社區大學學生轉學進入 四年制的大學﹐而學生為什麼要先選擇社區大學呢﹖學費便宜是一大因素﹐它的學費幾乎是 四年制大學 的一半。而社區大學的『小班制』也是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他們多半注重『教』與『學』﹐這和注重研究的四年制大學是不一樣的。社區大學的學生出來拿到的學位叫Associate Degree。
|